母羊胎衣不下緊急處理
母羊胎衣不下(胎盤滯留)是產后常見問題,若不及時處理可能引發子宮感染、敗血癥甚至死亡。以下是緊急處理步驟和注意事項:
一、快速判斷
1.確認滯留時間:正常排出胎衣時間為產后0.5~4小時,超過6小時未排出即為胎衣不下。
2.觀察癥狀:
胎衣部分懸垂于陰門外或完全滯留子宮內。
母羊可能出現努責(頻繁用力)、精神沉郁、食欲下降、發熱(感染跡象)。
二、緊急處理措施
1.促進自然排出
注射催產素(首選):
劑量:10~20IU(國際單位),肌肉注射,每6小時重復一次(最多3次)。
作用:促進子宮收縮,幫助排出胎衣。
前列腺素(如氯前列醇):
劑量:0.1~0.2mg,肌肉注射,增強子宮收縮并消炎。
灌服紅糖水(輔助):
溫紅糖水500~1000mL,可促進宮縮。
2.手動剝離(謹慎操作!)
適用條件:胎衣滯留超過24小時,且母羊狀態穩定。
操作步驟:
1.嚴格消毒:戴長臂手套,用0.1%高錳酸鉀或碘伏清潔母羊外陰及術者手臂。
2.輕柔剝離:手指伸入子宮,沿胎衣與子宮內膜交界處緩慢分離,避免強行拉扯。
3.術后灌注:剝離后向子宮內注入抗生素(如土霉素粉3~5g+生理鹽水100mL)。
禁忌:
母羊虛弱或發熱時禁止手動剝離,避免引發敗血癥。
胎衣已腐敗或粘連嚴重時,需獸醫處理。
3.控制感染
抗生素治療:
青霉素400萬單位+鏈霉素1g,肌肉注射,每日2次,連用3~5天。
或長效土霉素(20mg/kg體重)單次注射。
子宮沖洗:
0.1%聚維酮碘溶液或生理鹽水沖洗子宮,排出腐敗組織。
三、后續護理
1.監測體溫:每日2次,體溫升高(>39.5℃)提示感染加重。
2.補充營養:提供優質青草、電解質水,必要時靜脈補液。
3.隔離觀察:防止其他羊舔舐母羊陰部導致感染。
四、何時求助獸醫?
胎衣腐敗惡臭、母羊高熱不退。
手動剝離失敗或出血嚴重。
母羊出現全身癥狀(如臥地不起、呼吸急促)。
五、預防措施
海利富硒營養舔塊(精制海鹽+微量元素+維生素e)
產前管理:補充維生素A、D、E及硒,減少胎盤粘連風險。
產后護理:讓母羊舔舐羔羊或人工按摩乳房,促進催產素分泌。
衛生消毒:產房保持清潔干燥,減少細菌感染。
注意:若缺乏經驗或設備,優先聯系獸醫,避免操作不當導致子宮損傷或感染擴散!